美加徵10%關稅 遠超服裝業利潤 中企加速外遷

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對中國商品加徵10%的關稅。而中國服裝業平均利潤僅為4.24%,加上自2024年底,中國紡織品出口退稅大幅下調,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生存艱難,加速向東南亞搬遷。
10%關稅超過服裝業平均利潤的2倍
川普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,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再加徵額外10%關稅,對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%的關稅,2月4日生效。
中共官媒稱損失最大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。《中國能源報》稱,單邊主義行為是「搬石砸腳」,美國受到的損失將更大。中國《環球時報》前總編輯胡錫進則稱,中國反貿易戰能力最強,並稱最終給自己招麻煩並付出代價的將是美國。
★相關閱讀:
不過,實際上10%關稅對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產品進口到美國,將造成巨大打擊,加速這些中企將供應鏈遷往東南亞。
經過2020年初的川普第一輪關稅擠壓後,很多中國輸美產品利潤空間縮小,尤其是部分紡織服裝產品接近了臨界點。
據中國服裝協會數據,2024年前三季,中國服裝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.24%,比2023年同期降低0.14個百分點。服裝出口數量為252.5億件,年增長11.3%,但出口平均單價每件3.8美元,年降11.8%。
中國服裝業在美國市占率也幾乎停滯不前。據美國紡織品服裝辦公室統計,2024年前三季,中國服裝占美國市場的份額微增0.1個百分點,但增速年降2.3%,同期美國自越南和印度服裝進口則分別增長1.2%和0.5%。
企業主:在中國生產不可持續
中國黃姓商人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建立了一家新工廠,這是他在當地第二家工廠,產品從襯衫到內衣應有盡有。他說,「許多客戶告訴中國企業說:『如果不把生產線轉移到海外,我就會取消訂單。』」
黃先生說,通常關稅成本會由供應商承擔,如果生產線留在中國,估計額外的10%關稅可能會讓收益減少80萬美元。「這比我的利潤還多,是很大的數目,我們無法承擔。這種關稅環境下在中國生產衣服,生意是不可能持續的。」
耐吉(Nike)、阿迪達斯(Adidas)和彪馬(Puma)等大型外國運動品牌工廠已經遷移至越南,大量中國企業也在重塑供應鏈。
黃先生解釋,這將促使更多工廠搬遷到其他地方。他的柬埔寨工廠周圍出現幾家新工廠,來自山東、浙江、江蘇和廣東等紡織生產重鎮的中國企業正在進駐,生產冬季外套和毛衣。
不具名林姓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出口商說,「額外的關稅實際上會迫使我們公司放棄美國市場,將重點轉移到其他國家。」中國獨立經濟評論員賀江兵說,「中國經濟仍將受到川普政府加徵關稅的嚴重打擊,因為中國近年來一直依靠出口來推動經濟成長。」
此外,中共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去年11月15日發布的「鋁材等部分產品出口退稅政策調整」通知稱,自2024年12月1日開始,涉及碳纖維、玻璃纖維等多種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%下調至9%。
企業顧問公司「艾睿鉑」(AlixPartners)表示,現在中國公司開始憂心川普會不會跟隨供應鏈,對其他國家徵收關稅。
美國對中國服裝現行關稅最高32%
根據跨境物流智能服務平台「百運網」數據,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服裝關稅會因為不同材質、不同款式等而有所不同。中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紡織服裝類主要品種為:多樣化梭織服裝(占大約45%)、外衣化針織服裝(占35%)、系列化家紡產品(占約20%)。
化纖毛衣進口關稅率高達32%,而棉製毛衣稅率只有16.5%。同樣是連衣裙,棉製的梭織連衣裙美國進口關稅是8.4%,而化纖的是16%。此外,生產工藝不同,關稅也不同。如女式棉製外套,針織的美國進口關稅是15.9%,梭織的是8.9%。◇